首页资讯正文

人生是“旷野”不是“轨道”

出生、入学、就业、结婚、退休……

我们似乎被困在固定的轨道里


(资料图片)

按部就班地完成设定好的程序

而有些人选择打破这种束缚

选择在人生的旷野里肆意奔跑

这便是逆社会时钟

社会心理学将社会时钟定义为“个体生命中主要里程碑的心理时钟”,通俗来讲,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“什么年龄要做什么事”。而“逆社会时钟”,就是不再遵循“什么年龄做什么事”的成人法则,尝试摸索自己的生命节奏。

在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吗?

面对层出不穷的机遇,新时代青年们正把握着时钟的自我导向。

“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”这句老话说的对吗?

一方面,有的人并不赞同这句话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各种“信息差”已经逐渐被打破,人们可以跨越年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
来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罗萍燕同学选择了逆社会时钟的生活方式,她表示“不同年纪会有不同的选择,而在我这个年纪更希望过上想做什么就去做的生活。”

汉语言专业22级的同学回复“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”

应用数学专业的黄保朝同学认为,脱离了社会时钟的束缚后:“我可以学习,也可以做一些其他的、跨越我这个年龄段的事,或者说我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。”即使无法预料未来做出的选择,但可以选择保持勇于尝试的心态。

应用数学专业的黄保朝同学发表

对“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”的评价

另一方面,有的人也赞同其存在的合理性。我们可以偶尔逃脱年龄的桎梏,去做自己想做的事,但这不代表肆意妄为。如果在当下只想着逃避现实,那自然会落得两手空空。

“这句老话(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)毕竟是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,尤其是进入社会后,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的,还需要考虑实际的问题。”曾经在中学想象着未来逆社会时钟生活的小五,在上大学后学会了考量周遭的状况,家人的期望、社会的压力、角色的期待,无形中影响着他未来的规划。

吉极同学发表顺社会时钟生活方式的思考

物理学师范类的小轩也认为,虽然大学有很多自由可控的时间,但自己毕竟还处于读书阶段,还是应该把时间用在该做的事情上,“逆社会时钟的生活方式还是比较奇异,会招致别人的眼光。”

小轩同学发表对“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”的见解

也有一部分对此持中立态度的同学,他们视顺社会时钟为机遇,视逆社会时钟为挑战,在迷茫的时候顺应社会的角色期待,在独立思考后选择遵循内心的想法。麻醉学专业的小陈觉得:“前提是有这个打破社会时钟的能力,才可以去做。”

在我这个年纪想做什么事就大胆地去做。

——福建工程学院汉语言22级 罗萍燕

比较迷茫的时候,我会选择顺社会而行。但当我有一定的能力,我会毫不犹豫按照自己的想法,去做想要做(逆社会时钟)的事情。

——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21级 陈艳

进入大三,相当于进入半个社会。常常感觉很多事情不是随心所欲的,是需要考虑实际的,顺社会时钟或许是一个较好的选择。

——会计学20级 吉极

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适区,人生是“旷野”而非“轨道”。

姜子牙80岁出山成为宰相,齐白石56岁改变画风创造出名画,丘吉尔66岁成为英国首相。

有人爱稳定,有人爱自由。

他人眼里所谓“正确”的路,并不一定是当下最适合自己的道路,该如何走,该何时走,选择权在我们手里。不负当下,不惧未来,愿我们都可以勇敢成为未知的样子。

相关阅读

精彩推荐